高端专访
马云创业兄弟:要身价还是要自由?
        2014年9月19日,阿里集团在纽交所上市,一大批马云的创业兄弟会跟着身家暴涨,转身成为亿万富豪。而马云有些创业兄弟则很早就选择了离开,自闯天下,可能并不成功,可能会“想当年一下”。在一个高成长公司,到底选择跟着一家公司“一个胡同走到底”,还是中间离开自己做老板,哪个选择更好?这是一个天问。

  \

  以下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阿里巴巴系创业公司:

  孙彤宇,盒子世界联合创始人,曾担任淘宝网总裁。未曝光任何融资情况。

  吴志祥,同程网创始人,曾在阿里巴巴工作。同程网2014年4月获5亿元人民币投资,估值预计15亿人民币左右。

  程维,嘀嘀打车创始人,曾担任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嘀嘀打车的联合创始人张航也来自阿里巴巴。2014年4月获7亿美元D轮融资,估值35亿美元。

  陈琪,蘑菇街/卷豆网创始人,曾担任淘宝产品经理蘑菇街的核心成员岳旭强、李研珠也都来自淘宝。2014年6月完成2亿美元融资,估值10亿美元。

  张良伦,米折网/米券网创始人,原阿里巴巴旺铺负责人团队核心成员郁佳杰、柯尊尧也都来自阿里巴巴。2014年6月米折网获3000万美元B轮融资,估值1亿美金左右。

  冯大辉,丁香园CTO,曾担任支付宝首席DBA、数据架构师等。最近丁香园获7000万美元融资,估值应在5亿美金左右。

  张斗,音悦台创始人,曾在阿里巴巴工作。2012年12月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,估值在1亿人民币左右。

  顾大宇,bong健康手环创始人及CEO。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,原阿里巴巴国际站用户体验团队、“来往”、阿里云OS垂直业务线负责人。2013年12月获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。

  叶进武,盈盈理财创始人,杭州龙盈投资CEO。此前曾在支付宝工作多年。2014年8月获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。

  朱宁(白鸦),连续创业者,2013年开始做新项目“口袋通”。此前主要做社交电商网站“逛”。是贝塔.朋友联合创始人、五季咨询合伙人。此前曾担任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。

  阿里系的创业公司目前来看发展最好的当属同程网、蘑菇街和滴滴打车,这三位创始人吴志祥、程维和陈琪的个人身价预计也将超过1亿美元。而这10位阿里系创业者的身价总和应该不会超过10亿美金。

 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跟着马云上市的创业兄弟们如今的身价。

  在阿里巴巴30位合伙人中,其中24位来自阿里巴巴,6位来自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或相关公司。在阿里巴巴中,其中有7人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,分别是马云、蔡崇信、吴咏铭、彭蕾、戴姗、金建航和蒋芳有11人是在2004年以前进入公司,由公司自己培养起来的合伙人,分别是陆兆禧、姜鹏、彭翼捷、童文红、王帅、吴敏芝、蔡景现、倪行军、方永新、张建锋和张宇另外12人则在2004年之后进入公司,他们都是来自财务、法务、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,分别是程立、樊路远、胡晓明、井贤栋、刘振飞、邵晓峰、TimothyA.Steinert、王坚、武卫、俞思瑛、曾鸣、张勇。在这30名合伙人之中,有20%是技术人员,女性成员占9人,21人为70后。而这30位合伙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%的股份,价值超过210亿美元。

  毫无疑问,即使算上所有阿里系出来的创始人身价也不可能超过这30位阿里合伙人的身家。

  此次上市,阿里将募资约210多亿美元,普通员工持股金额约为200亿美金。参照阿里巴巴创办8年有70%的员工拿到股权激励,阿里巴巴总共约有11000人拥有股权,分享200亿美金,平均每人约182万美元,造就的百万富翁超万人。其中包括经理级别的员工、软件工程师、销售和营销业务方面的员工、以及支付宝员工也都将成为这场IPO盛宴之后的获益者。

  显然,从创富的角度,那些在阿里上市前离开创业,成功的还稍有安慰,但做得不温不火乃至失败的创始人估计有些懊恼:坚持下来是不是比创业有更好的回报?不过,当身价和自由摆在面前时,马云的创业兄弟们选择走了两条不一样的路,如果让他们再选一次,该留下来的还会留下来,该出去创业的也早早就出去创业了。性格决定命运。

  张斗和谢世煌就是两个鲜明的例子。

  (以下是一篇2010年《创业家》杂志的稿子,作者刘恒涛,至今读来意味深长)

  直到现在,张斗还记得那个晚上他和谢世煌的对话。当时,张斗在阿里巴巴做高级经理,谢世煌是他的顶头上司。他们是哥们儿,住在一个宿舍里面。

  “他问我,如果阿里巴巴死了会怎样,我说阿里巴巴死了你还活着,你还要继续你的生活。”当时阿里巴巴已经拿到两轮融资,谢世煌自己挣的那点钱都投进去了,算起来已经身价不菲,在这之前,这位马云在外经贸部的前同事,跟着马云创业,已经死了三次。

  那是在2001年前后,当时阿里巴巴的境况并不是那么好,一年后,张斗辞职离开阿里巴巴,谢世煌则选择了坚持。

  近十年过去,阿里巴巴已经在香港上市,谢世煌如今是阿里巴巴投资部总经理,按股价折算,身价5亿美元。而张斗则做过两家公司,2009年开办了一家新公司,正处在起步阶段。

  那个不安分的人

  张斗2000年进入阿里巴巴,可以算是阿里巴巴元老级的员工。当初在阿里巴巴,他的工号是126,那是阿里巴巴的全球编号,如果在国内,他肯定在一百位之内。直到现在,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进入阿里巴巴时的情形。

  上世纪90年代初,大学刚毕业的张斗辞去了物资局的工作,开了一个信息咨询公司。他通过拨号上网,把新华社发布的伦敦交易所棉花、钢铁的价格拷贝下来,给当地的企业发传真,或者印成册子送给他们,一年收取五千到八千的信息费。仅靠这一生意,他很快步入小康,买了笔记本电脑、大摩托和手机,在当地过着非常舒服的日子。

  随后,他又做起了卖酒的生意。他的家乡生产一种白酒,每年大量走私到国外,但没有一瓶正式出口的。酒厂的厂长答应给张斗每瓶0.75美元的批发价,张斗到网上一搜,发现美国一瓶酒要卖30到40美元。他开始通过网络,向国外销售白酒,光向国外投递样品就花掉了十几万元,但到最后发现这个生意根本没办法做,因为白酒的消费需要很强的文化特征,他无法打开市场。

  他根据自己销售白酒的经历,写了一篇《让Internet充当商业间谍》,发在当时的《计算机世界》杂志上,并且留了自己的电子信箱。阿里巴巴当时的一位负责人据此联系到了他,两人因此交流了一段时间。

  2000年正是互联网最火爆的时候,在《计算机世界》那位编辑的忽悠下,张斗明白了什么是风投,知道了如何写商业计划书,于是来到北京,想在这个大都市里淘一把金。那位编辑送给张斗几张票,其中有一张就是在国贸马云的演讲,就这样,这位在三线城市成长的草根青年,见到了日后名扬中国的阿里巴巴创始人。

  “因为之前马云的中国区总经理给我打过两次电话,所以我对马云是有印象的。”演讲结束,大家都围上去换名片,张斗也围上去,“我就说了一句,我说马总我是安徽的,我叫张斗,跟你们谁谁聊过。他说我听说过你,他跟我说起过你。我说那咱们再聊聊?”在国贸的咖啡馆,两个人坐下来,“马云说为什么不来我这呢?来吧,咱们一起干。”于是,2000年4月份,张斗从安徽跑到了杭州,成为阿里巴巴的一名业务拓展人员,并帮阿里巴巴赚到了第一笔钱。

  阿里巴巴当时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,张斗找到马云的老家嵊州,全世界70%的领带都是那里生产的。他找到领带城的管理机构,说服对方在阿里巴巴建一个网上商城,为阿里巴巴赚到了26万元人民币。

  2002年,阿里巴巴虽然已经开始赚钱,但境况仍不是很好。“在阿里巴巴有三种人,一种是我和陆兆禧这样的土包子,游击队出身另一种是海归第三种就是职业经理人。”他觉得以自己的资历,在阿里巴巴难以发展,经过综合权衡,他最终离开了阿里巴巴。

  “当时我的顶头上司是谢世煌,开个玩笑,他是创始人,我怎么也不能取而代之

  跟住队或者去创业

  2002年辞职后,张斗作为主要创始人,做了一家富媒体广告公司。“就是你打开新浪,右下角冒出来的那个让你讨厌的玩意儿,很烦人的东西。”他是国内第一个做富媒体广告的人,那一年,正赶上张艺谋拍摄武侠片《英雄》,张斗他们把《英雄》的很多片花剪出来,在前面贴上广告,一炮打响。现在这种以视听为媒介的广告形式已经遍及网络了,打开电脑,很多网站都会在右下角蹦出一个“小电视”。

  当时的张斗在北京,另外两个人在上海负责技术,张斗负责与新浪谈合作、跑市场等公司运营。那个时候,在北京他连办公室也没有,当时的新浪还在现代城,张斗常跑那里,对现代城再熟悉不过了。

  “我就拎着笔记本在底商的咖啡店上网,然后跑到楼上跟新浪去谈合作。”2005年,富媒体广告做到一个多亿的时候,张斗却要离开,他说自己对这种生意有点看不上:“我很看不上那个事,觉得那就是一个赚钱的买卖,是个小生意。”虽然是创始人,但他并没有从公司拿到什么。

  随后,张斗和其他几个人做了一家网络电视公司,做了两三年,中间接触到了一家风投,对方和他签订了一个1000万的投资协议,但投资人非要他和当时的PPLive合并,因为投资人觉得他的技术不行,PPLive的两个创始人则更偏重于技术,在用户方面比较薄弱,双方可以互补。“后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而且我觉得很气愤,你本来跟我签完协议了,然后你来要挟我,搞得很难受,我们就没干。”他在2009年和几个朋友重新创办了一家公司,从头开始。

  谢世煌的发展轨迹是这样的。

  1996年,一个偶然机会,离开国企选择在迪佛通信公司工作的谢世煌听说了马云做的“中国黄页”,之后,在与马云的几次接触中,他感觉马云和自己以前接触的管理层非常不同。“他的言行举止、思维方式、理念非常另类,连走路都跟人不一样,接电话一会儿用中文,一会儿又用英文,风风火火的。”谢世煌据此认定马云是值得走近、追随的人。1997年,他放弃了公司的优厚待遇,追随马云来到北京,在外经贸部工作。两年后,马云决定离开外经贸部自己创业,谢世煌本可以选择新浪、搜狐等门户网站,但他再一次选择跟随马云,成为阿里巴巴18位创始员工之一。

  谢世煌是张斗的上司,负责阿里巴巴对外商务合作以及销售。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,他的MSN上经常挂着一句话:月末到了,谁给我一万元我愿意到淮海路去裸奔。他说,自己当时真有这样的冲动,因为公司如果再不赚钱就只能关门了。阿里巴巴终于在“非典”之后一鸣惊人,并最终在2007年登陆香港联交所,2014年将在纽交所集团上市。这位当年和张斗住一个宿舍的哥们儿,如今是阿里巴巴投资事业部的总经理,2007年身价5亿美元,如今集团上市,谢世煌可能身价近10亿美金。

  “我30岁至40岁是在阿里巴巴度过的,对此我充满感恩之心。我觉得人应该选择那些你觉得有归属感的团队,你认为有未来发展前景的小公司,看准了就坚持到底,一定会有个美好前景!”

  不止谢世煌,阿里巴巴早期的员工,如今都有了非常不错的家底。张斗说,前段时间他在阿里巴巴时的一位程序员来北京,对方如今已经是支付宝的副总裁了。两人选在他们住地的中间地带吃饭。“我说你来干什么?他说我在北大、清华招聘。我说怎么招聘?他说就上台去讲。我说你以前话都说不利索,现在还敢演讲了。他说我以前管三台服务器,现在管三千台。”

  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金建航原来是阿里巴巴的公关,张斗说,“这哥们儿”现在也是2亿美元的身价。他原来是航天经贸部官方报纸的副主编,在当时是副处级的干部,毅然决然跟着马云一起混。“这哥们儿很牛×,如果现在找最有钱的记者,差不多就是他了。”

  他当年在苏州招聘的销售,如今也是千万的身价了,当年他们一个月的底薪只有一千多块钱,当年他带的一个小女孩,如今管着三千名销售。

  我是创始人

  “我一点也不后悔,我是精神至上的人,和这些以前的同事一样,我们都有可能买得起游艇,但是我会告诉你这是我赚的,而你是跟马云混的,这不一样。也许他们开宝马,我回老家住着,买个小房子,但我在精神上不输给他们任何一个。”张斗和阿里巴巴很多同事都有联系,他曾经这样调侃他们。

  “你说他们没有价值吗?肯定有,没有他们这些人努力,阿里巴巴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吗?但这就是性格决定的,我就是不想当老二。”

  张斗创建了音悦台,他认为这是一个为网友提供高品质音乐MV的网站。张斗判断,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,MV可以为用户带来更立体的视听享受。除了卖广告以外,它的附加价值可能会比MP3多得多,很可能据此撬动音乐这个巨大市场。

  “它确实是一个百亿美元的大市场,没有任何人反对这个观点,但大家不知道这个方法在哪。你现在问我,我也还不知道,但我可以试一试。”

  他的名片上,写着“创始人”三个字,张斗对此非常看重:“我职务都可以没有,但这个公司是我创造的,这有点骄傲的成分在里面。某种程度上,创业成功与否倒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体会这个过程。成功的话那肯定是皆大欢喜,但所有的成功也都是暂时的。”

  “他们很多人现在不但理解我,还在羡慕我,因为他们在那边挣了钱,但除了钱还有什么呢?他们年龄太大了,他们没有方向,没有自己的团队。像我这样去吃苦去做事,他们那帮人已经不再敢了,这是人的惰性。”张斗说。虽然那些同事现在也在工作,但这和做自己的事还是不一样的:“我在做的这件事我也可以自己说了算,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走。甚至说我面临的挑战、面临的压力,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讲可能也是渴望的。他们去做事,中间面临的压力、危险、刺激,肯定不如我自己办这个公司来得更刺激。”

  创业是艰苦的,张斗印象最深的2009年初刚创业时,有一天晚上,十点多钟,自己已经很累了,还是打开了公司网站,看有没有留言。有网友在公司建议里的留言,让他一下子振奋起来,“他留言说,我真是罪过,才发现你们的网站!哎呀,我没有任何意见,你们太好了,千万不要死掉。我当时高兴得又蹦又跳的,坐下来又给他写了一个300字的回信。”

  虽然离开了阿里巴巴,但张仍觉得马云给了他太多的启示。

  “2000年我见到马云的时候,他正在努力推销他的阿里巴巴,当时很狼狈,那个票很贵,大概一千块钱一张。马云、邵亦波、王峻涛还有一个主持人4个人在台上,有人问,马总,请你告诉我你怎么靠互联网赚钱?阿里巴巴怎么赚钱?马云说了半天没说出所以然。第二个人毫不客气拿起话筒说,马总,请您不用拐弯抹角,直接告诉我您怎么赚钱?马云还是没有正面回答。第三个人拿起话筒说,马总,我从黑龙江花钱买票来听你演讲的,求求你告诉我你怎么赚钱的。马云当时就很急了,说你不能今天种下去一个萝卜每天拔出来看看,这样萝卜会死的。后来我去阿里巴巴我才知道,他当时真的不知道怎么赚钱。”

  “但是他的坚持、他的企业文化、利益分享,这三块都是很对的。我觉得我第一个感谢互联网,第二个感谢马云。互联网让我真正从老家走出来了,马云让我知道了我出来以后该干什么。”

  斗现在北京有一套自己的房子,在家旁边,房产商又盖一座,他跟老婆去看过一次,“老婆说那房子真好,我说一期看来我们买不上了,如果这次创业能成功我们就买二期,如果不成功我们就算了。但你不要为了那个房子所累,这样就没意思了。像我那个哥们儿,现在有点为钱所累。晚上不敢出门了,觉得自己是有钱人了,怕人惦记,以前哪里都可以去玩,现在只在宾馆附近,怕被绑架敲诈。”

  当初决定创业的时候,他跟老婆女儿商量:“我说你们如果想以改善生活为第一需求的话,我们明天就可以改善,很多公司来找我去做副总裁、销售副总裁,甚至也有人给我股份。”张斗说,但那并不是他所要的,最终妻子女儿还是支持他创业。

  “2009年年初,过完春节我写了‘音悦台’的第一行代码,动手去做第一期规划。到现在,公司每个月已经有几十万的广告了。”张斗说这话的时候,毫不掩饰他的自豪。